|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老龄事业 | 老年用品 | 生命关怀 | 老年文化 | 老有所养 | 老有所医 | 图片专辑 | 老有所为 | 老有所学 | 老有所乐 | 书画摄影 | 图片新闻 | 名人名医 | 网址导航 | 后台管理 |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密 码:
欢迎访问中国老年信息网




泽森美术作品《喜上眉梢》

 


中国老龄协会原副会长唐武全(中)原国际部主任贾福水(前排)原中华天伦经济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樊安龙(后排)参观大运河


松堂医院院长李伟(左一)出席全国养老院院长交流会

https://pan.baidu.com/s/1bOT0OHwJWvmBSfRR6GfxBQ


中国老龄协会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老年文化   
吴越钱王四方祭
来源:【临安新闻网】  2013-04-16

发布时间:2013年9月6日 15时18分

市政协主席“钱镠研究会会长张金良致辞

编者按:

    钱王后裔遍五洲。“一剑霜寒十四州”的江南雄藩之主、天堂苏杭的奠基人钱镠泽披后世,千余年来一直为后人所称道。钱氏宗祠及纪念堂遍布全国各地,许多地方也一直延续着各种祭祀钱王的活动。崇祀钱王,体现了百姓淳朴的感恩之情和崇尚名节的传统道德价值取向。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和缅怀祖辈和先贤的传统节日,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祖宗虽远、祭祀宜诚”。今年清明节期间,临安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在钱王陵园举办癸巳年恭祭钱王活动。各地吴越钱氏后裔近年也纷纷组织各种活动,祭祀吴越钱王,传承钱王文化精神。

    临安:钱氏后裔延续清明祭钱王习俗

    临安钱氏后裔一直都遵从“祖宗虽远,祭祀宜诚”祖训,历宋、元、明、清、民国,直至抗战全面爆发,一直都保留有清明钱王陵园祭祀祖先的家族传统。

    水涛庄、拜节、立塔三支吴越钱氏后裔世居临安,均为钱俶第五子钱惟溍的后代。相传,钱俶病逝后,朝廷欲推举钱惟溍袭替王位,但他却而不受,带领家眷退隐故里横畈庙下村,每年清明都携家小到钱王陵园祭祖先祖。后人自此繁衍生息一千多年,并辈辈将清明钱王陵园祭祖传统延续下来。

    据我爷爷和二伯、三伯回忆,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水涛庄、拜节、立塔三个村及临安三眼桥都有钱氏家族的清明田。三个村的清明田租主要供各村后裔准备清明祭品,三眼桥的清明田租主要供钱王陵园维修及置办清明酒。

    每年清明节前一天的早晨,水涛庄、拜节、立塔三个村钱氏后裔男丁中的老老少少,带上祭祀用品和粽子等食物,肩挑背负,在一盏红灯笼的引导下,往临安进发。灯笼上书“钱武肃王”四个大字,并未上灯,但俨然是一盏明灯。中午时分,大家陆续赶到钱王陵园,略作休整,便又分拨赶赴明堂山、婆留井、功臣山麓(现靶场附近)几个主要地点扫墓祭祖。几个地方跑下来天也近黑,一天的活动也告结束。那时交通闭塞,往来不便,大家晚上便住宿在钱王陵园。

    清明节当天,钱王陵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临安各地钱氏后裔齐聚一地,恭祭先祖。大家依次上香祭拜,表达对先祖钱镠的缅怀与追思。中午时分,扫墓祭祀活动基本结束,各地后裔便留在园内一起吃清明酒。大家把酒言欢,叙叙亲情,同时商讨定夺一些家族事务。酒毕席散,大家结伙还家,路途远些的到家天色已晚,来时提的红灯笼此时也派上了实用场,给大家照明引路。

    抗战全面爆发后,时局不稳,集体到钱王陵园的祭祖活动渐渐中断。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临安又重新在钱王陵园组织清明恭祭钱王活动,真乃钱氏后裔的一大幸事。

    (根据高虹拜节村钱万华口述整理)

    杭州:元宵祭钱王

    “元宵祭”是吴越国特有民间传统祭祀活动,距今有数百年历史。据记载,历史上元宵节活动只有三天,即正月十四试灯,十五闹灯,十六落灯。钱王归宋后,向宋太祖“纳土进钱买两夜”,让杭州百姓在元宵节后能多出两天节日。此后为纪念钱王福祉,杭州便有了正月十八祭钱王的风俗。元宵祭钱王的传统活动曾经中断了140年,2008年起,杭州的钱氏后裔恢复“元宵钱王祭”,至今已连续举办6年。根据清朝同治年间钱惠手书《元宵祭规条例》,祭祀有献供品、上香、行礼、恭读祭文、齐唱《钱王颂》、献祭舞、恭读《钱氏家训》等规程。目前“杭州元宵钱王祭”已列入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南方)

    温州乐清:祭谒始祖传承钱王精神文化

    每年清明,东瓯钱氏都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祭谒始祖,传承钱王精神文化。每年参加活动人员有钱氏后裔知名人士、各分支代表、60岁以上长辈、主祭者(房)全体裔孙等300多人。祭祀现场备有鸣锣、红旗、乐队,全猪、全羊,和干鲜水果等副礼,主要进行三坦拜仪式。

    (温州钱镠研究会 钱良朝)

    福建:拜祭三世五王 弘扬钱王伟绩

    为纪念“三世五王”的历史丰功伟绩,福建省钱氏联谊会始于2000年在福州兴建钱王纪念堂。2011年3月,纪念堂竣工落成,总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设有“三世五王”木雕金身塑像。同时,决定每年农历3月26日为纪念钱武肃王祭祀日。每年这天,钱氏联谊会组织全省部分钱氏后裔到“钱王纪念堂”开展祭祖活动,纪念“三世五王”的历史丰功伟绩,表达对祖宗的尊敬,发扬钱王“保镜安民”精神。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四人恭读“钱氏家训”后,后裔们依次向“三世五王”上香、献花果、烧纸钱、行三鞠躬礼。

    连江县钱氏联谊会从2000年开始织组清明祭祖活动。

    (福建省钱氏联谊会 钱树连)

    江西:祭祖先祖 奉承祖训

    清明节前后,江西吴越钱氏后裔纷纷举办各种活动,祭祀钱武肃王与各地肇基祖。其形式大都由祭祀与祭扫组成。祭祀多在宗祠举行,表现形式为九献礼,主要内容是讴歌武肃王丰功伟绩,激励后辈奉承祖训、继往开来;祭扫均在各地肇基祖陵举办。据悉,今年清明期间,江西全省共有11个地(市)53个县(市区)的3600多名后裔参加此项活动。

    (江西钱氏联谊会 钱迎春)

    湖北黄梅:祭迁梅始祖兵部左侍郎钱懋

    迁梅始祖武肃王十六世孙钱懋官至兵部左侍郎,公元1402年76岁高龄告老还乡,随子居梅邑官寓,落户梅籍。公元1405年病逝,原葬梅邑西关外蜈蚣山,明成祖朱棣敕“凛凛正气、千古英雄”题字,牌楼墓碑至民国初期尚存,后因战乱遭毁。

    1998年12月,黄梅钱氏后裔重建祖陵、墓碑,将其遗骨迁至伏虎山与夫人合墓。墓高8.9米,宽10.89米,雄伟壮观,是黄梅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黄梅钱氏每至清明都自发祭祖扫墓。2010年黄梅钱氏联谊会规定每年清明、农历十月初一为公祭始祖兵部左侍郎钱懋大典日。

    公祭当日,远道回乡各地后裔及黄梅四大支各户、各房后裔,自备祭祖车辆,组织文艺表演队、腰鼓队、锣鼓队,东道主负责三牲祀品、果品,前往懋祖陵园墓前,表演节目,恭读祭文、敬奉祀品、跪拜上香,缅怀先祖。公祭大典结束后,由四大户各房轮流备办酒席,款待宗亲,衷叙情谊。

    (黄梅钱氏联谊会 钱振兴)

    河南:复建宗祠 创修祭义

    忠懿王钱弘俶“纳土归宋”,因功先后被宋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治所在邓州)、邓州王兼武胜军节度使。河南钱氏对钱王爱戴敬重,先后建有新乡钱王庙、固始(分水)钱王庙、邓州五代王侯祠、固始“钱氏宗祠”等,初建时规模宏大,历代屡毁屡建,最后多毁于“文化大革命”。为方便钱氏祭祀钱王,河南钱氏后裔先后启动复建钱氏宗祠和钱王庙。

    固始“钱氏宗祠”,俗称“钱家祠堂”,坐落在大别山北麓固始县武庙集乡余楼村,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康熙二十年(1682),清道光末年曾重建。2011年10月31日,固始“钱氏宗祠”经重新修缮正式落成。该祠坐西朝东,旧式砖木结构,前拜殿三间、后大殿五间,南北厢房各三间,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气势雄伟、搬阁晾爪、雕梁画栋。2012年11月14日,武肃王钱?圣像安座固始“钱氏宗祠”。

    南阳五代王侯祠位于邓州市刘集镇钱集村,由宋太宗赐匾额题名。该祠供奉吴越国五王,始建于宋端拱二年(989年),总占地面积135亩,其中祠堂及附属建筑物占地35亩。1968年文革中该祠被彻底拆毁。近年来,南阳市钱镠研究会争取党政部门重视,正着手筹资重建。

    河南钱氏把祭祀先祖纳入日程,创修了祭义、祭规和祝文。

    (河南钱镠研究会 钱学新)

    无锡:春到江南祭钱王

    清明时节,无锡惠山古镇118只祠堂次第开放,迎候着80余个姓氏的后人前来祭祀。其中位于惠山寺古华山门左侧的钱武肃王祠(又称钱王祠),飞檐画栋,祠匾竖悬,透现出一派王家风范。

    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版《堠山钱氏宗谱》记载,无锡钱王祠为杭州表忠观(钱王祠)分祠。清雍正七年(1729),雍正皇帝追念唐末吴越王钱镠“江海安澜,东南繁富”之功,赐爵加封为诚应武肃王,各地准建分祠。乾隆四年(1739)春,无锡举人钱兆凤、钱基等报经两江总督部堂、江苏巡抚部院批准,筹款于惠山寺左建分祠,越明年建成。供奉吴越国三世五王及无锡钱氏湖头、堠山两大支迁锡始祖,“朝准仿杭之例以祭”,先官祭,后家祭。无锡钱氏由此每年清明、冬至在此设祭,这一传统习俗已延续两百余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春,乾隆御驾无锡惠山钱王祠,登楼御书“龙飞凤舞”四个大字,并赐御制诗一首:“故里依桑梓,崇寺旧表忠,端因识时务,可以号英雄。牛斗犹无孛,江湖终向东,勖哉钱氏族,百世守家风。”钱王祠历史上最后一次祭祀活动是在1948年冬至,之后该祠曾一度被分割,改作民居、仓库和饮食店。

    1999年修复寄畅园时,才由园林部门部分修复。2007年,无锡市钱镠研究会和锡惠公园联手完成了对钱王祠的文化内涵布置。2008年4月6日,无锡市钱镠研究会首次组织钱氏后裔祭祖,恢复在惠山钱王祠的祭祀钱王活动。此后每年清明,祭祖活动都会如期举行。每年祭祖之日,祠内外人声鼎沸,一片欢腾,祭祀人群逐年增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钱树根上将、著名雕塑艺术大师钱绍武、著名学者钱文忠、原江苏省发改委主任钱志新,原江苏省财政厅常务副厅长钱裕盛等相继参与祭礼活动。怀着对先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无锡钱氏每年都会向钱王祠捐赠物品。比如载有钱穆、钱伟长叔侄世系的清代钱氏“三德”谱(孤本)40册复印本,价格不菲的16件红木家具,由国内书画名家钱绍武、钱茂生、钱汉东书写的抱柱楹联,重达十多吨的“钱王祠宝鼎”,陈列各类无锡钱氏宗谱的高档橡木展柜等。2012年祭祖,无锡钱氏企业家钱金祥捐赠了根据康熙手迹制作而成的“保障江山”金饰龙纹匾。原匾系康熙帝在四十四年(1705)手书,制匾后赐赠杭州表忠观,今已遗失。

    (无锡钱镠研究会 钱铮)

    本版摄影:孟超(摄于临安癸巳年“清明恭祭钱王”活动现场)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信息网 www.zglnxx.cn  指导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江南泰伯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04896号-5   http://beian.miit.gov.cn/

任何关于疾病防治的建议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能替代医院和执业医师的诊断;也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5811303130@16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