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老龄事业 | 老年用品 | 生命关怀 | 老年文化 | 老有所养 | 老有所医 | 图片专辑 | 老有所为 | 老有所学 | 老有所乐 | 书画摄影 | 图片新闻 | 名人名医 | 网址导航 | 后台管理 |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密 码:
欢迎访问中国老年信息网




泽森美术作品《喜上眉梢》

 


中国老龄协会原副会长唐武全(中)原国际部主任贾福水(前排)原中华天伦经济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樊安龙(后排)参观大运河


松堂医院院长李伟(左一)出席全国养老院院长交流会

https://pan.baidu.com/s/1bOT0OHwJWvmBSfRR6GfxBQ


中国老龄协会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生命关怀   

中国生命关怀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
生命关怀协会第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侧记

http://www.cnaflc.org/contents/29/13997_v.aspx
发布时间:2013年7月23日 20时51分

   会员部讯  7月20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在京召开第二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李建华主持、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罗冀兰汇报了协会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半年的工作安排意见,同时会议还研究决定了其他事项。会议开得十分热烈。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协会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在彭珮云、顾秀莲两位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直接关心和推动下,全体会员单位和会员共同致力于中国
生命关怀事业的健康发展,许多方面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是推进了
生命关怀理念的宣传普及。“关爱生命全过程”的思想为更多的人所接受,会员队伍不断壮大,自愿奉献生命关怀事业的人员越来越多。目前,仅志愿者队伍就达10000多人,已在十多个省市广泛开展帮扶老年人、服务患者、救助弱者的活动,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二是推进了公益慈善行动多领域展开。成立了“关爱生命公益事业办公室”,启动了关爱失能老人的“温心工程”,组建了“
生命关怀健康服务中心”,使受惠的范围和对象日益增加。仅四月份芦山地震发生后,协会就组织了30多人的志愿者救援队,携带30余万元的药品、大米、衣物、矿泉水等捐赠灾区,免费救治病人1000多人,灾区政府和群众给与很高评价。
   三是推进了
生命关怀服务逐步向纵深发展。临终关怀的重点已由医院救治拓展延伸到社区、居家,有效提高了晚期肿瘤病人临终的生命质量,家属和患者都感到“走”得十分有尊严。仅上海就在9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临终关怀科,近1000多张病床,半年多的实践就赢得全国一片赞扬声。
   四是推进了
生命关怀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在对全国城市临终关怀现状调研及政策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生命关怀临终关怀)科室建设标准(试行)》、《生命关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生命关怀基地基本要求》以及《老年护理院建设指南》、《社区卫生服务法律手册》等行业规范,为国家出台相应法规提供了依据。
   五是推进了
生命关怀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国家卫生计委职业技能指导中心将协助推广开展国家护理人才培训的任务赋予了协会。为确保培训质量,现已在五省、市筹建国家职业护理员培训基地,对在医院、社区等机构从业的护理员逐步完善其培养、评价、就业、促进政策及证书制度,以不断提高生命关怀对象的护理质量。上半年,仅北京、上海两地就先后举办 “临终关怀师资理论学习班”和“舒缓疗护管理与临终关怀适用技术应用培训班”,先后有400人获得上岗证书。
   六是推进了
生命关怀事业的平台建设。为保证生命关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协会十分重视各个方面的平台建设。为加大对舆论、新理念的宣传普及,正在筹办“生命关怀杂志”;为更好救助特殊服务对象,启动了“生命关怀基金”;为规范生命关怀服务,开始建设社区养老护理院;为提高合作的质量和效益,建设了“国家职业护理员培训基地”、“生命关怀健康服务中心”...等。
   中国
生命关怀事业起步虽晚,大量的工作等待去开拓,但与会的全体常务理事对生命关怀事业的未来充满着自信,坚信中国生命关怀事业的明天一定会令国人羡慕!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信息网 www.zglnxx.cn  指导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江南泰伯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04896号-5   http://beian.miit.gov.cn/

任何关于疾病防治的建议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能替代医院和执业医师的诊断;也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5811303130@16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