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老龄事业 | 老年用品 | 生命关怀 | 老年文化 | 老有所养 | 老有所医 | 图片专辑 | 老有所为 | 老有所学 | 老有所乐 | 书画摄影 | 图片新闻 | 名人名医 | 网址导航 | 后台管理 | 会员登陆 | 


用户名:
密 码:
欢迎访问中国老年信息网




泽森美术作品《喜上眉梢》

 


中国老龄协会原副会长唐武全(中)原国际部主任贾福水(前排)原中华天伦经济发展总公司总经理樊安龙(后排)参观大运河


松堂医院院长李伟(左一)出席全国养老院院长交流会

https://pan.baidu.com/s/1bOT0OHwJWvmBSfRR6GfxBQ


中国老龄协会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更多链接...
  您当前位置 -> 生命关怀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温心工程”在京启动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5日 16时34分

全国关爱“失独家庭”志愿者行动座谈会

暨“温心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5月13日下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及志愿者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关爱“失独家庭”志愿者行动座谈会暨“温心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冀兰致辞,向历年来为“失独家庭”关爱事业所作出努力志愿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转达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李建华会长对志愿者的问候。同时宣布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将在全国启动“温心工程”— 关爱“失独家庭”志愿者行动。

  罗冀兰指出:

中国社会正在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从传统来看,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对于失独家庭来说,这“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不存在了,他们就只能依靠国家和社会。但目前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现行的国家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进行补贴每月每人一至两百元,这样的经济救助对于失独家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他们多一些保障与关爱。

据已有数据统计: 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百万。卫生部统计每年还新增7.5万。对失独家庭的老人来说,他们的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他们那一代人执行了计划生育国策,做出了贡献,当年工资待遇又低。现在面临老来失子,生活质量没有保障。

 “失独老人”,老有所依的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要建立针对“失独群体”的专门社会救助制度来减轻“失独老人”,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并尽快改革和完善医疗、养老等相关制度,如就医住院、入住养老院制度,保障他们能够优先就医和养老,给他们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民政部表示,“失独”家庭应当参照政府供养“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的政策,由政府为失独家庭提供充分的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

  座谈会上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韩茹博士作了主题发言,就“失独家庭”的现状、主要问题和困难及对策进行了解析,并讲述了NGO如何从经济、精神等方面如何参与关爱“失独家庭”。来自全国老龄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北京大学,东珍纳兰文化传播中心,南方都市报和来自北京、上海、河北、湖南、甘肃、陕西、黑龙江等十多个省市的志愿者代表进行了座谈,在如何以社区为平台,组织或引导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关心关爱“失独”家庭,致力于对”失独”家庭进行精神抚慰、生活辅助、经济支持、政策宣传、养老扶持等方面的帮扶行动进行了探讨。大家普遍认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失独”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先后出台了对”失独”家庭的扶助政策,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些政策大都着力在经济扶助上,而对失独老人目前最为关心和需求的养老、心理慰藉等涉及较少,亟需完善。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温心工程”于当天在京启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综合扶助组织网络,组织专门的志愿者团队,加强志愿者关爱“失独”家庭的专业培训,充分调动并合理引导社会上具有奉献意愿和奉献能力的群体力量,根据地域和可调配的资源,采取承包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一个”失独”家庭提供长期的一对一进行帮扶。也为其他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公益资源进入此领域开展服务奠定基础,提供交流协调平台,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关注”失独”家庭领域公益服务事业。

  2、逐步开展试点工作。前期确定试点地区,对“失独”家庭进行全面的调查,向卫生计生委、社区、街道提出申请,收集失独者家庭资料,建立“失独”家庭资料库,对”失独”家庭进行定期访视,与失独者沟通交流,了解家庭近况,评估”失独”家庭服务需求,对”失独”家庭进行家政服务、生活辅助、医疗保健咨询、心理辅导、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当失独者遭遇侵权或民事纠纷,提请诉讼时,还要提供无偿法律服务,协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前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北京进行,具体工作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北京工作站组织实施,该项工作得到了中关村派出所和当地居委会的大力支持。

  3、组建“失独家庭”联盟。根据“失独”家庭的特点与需要,实现对“失独”家庭的心理支持与日常照顾等全方位服务,有条件可以组成“失独家庭”联盟、社群,让 “失独家庭”互相支持,抱团取暖。

  4、重视媒体正面作用。“失独家庭”并不是问题家庭,一定要和媒体形成互动,进行正确的信息传递,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扶助工作,形成社会关爱氛围。

  5、全面推广关爱经验,评选“失独”家庭先进个人和先进志愿者在扶助、关怀、慰问“失独”家庭形成组织网络机制,应该向有关部门推广经验,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形成长效机制。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大家携手同心,为推动“失独家庭”这一特除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努力工作,使社会更加稳定,家庭更加和谐。但愿不久的将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关于“失独家庭的话题,不再沉重而难解

版权所有:中国老年信息网 www.zglnxx.cn  指导单位:中国老年大学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江南泰伯电子商务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04896号-5   http://beian.miit.gov.cn/

任何关于疾病防治的建议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能替代医院和执业医师的诊断;也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15811303130@16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