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
中广网 2007-12-28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0日 13时56分
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注意劳逸结合 要想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环节还在于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否则等出现并发症就为时过晚。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 (收缩压为130mmHg-139mmHg或舒张压为85mmHg-89mmHg)的人中,约有41%将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也应接受降压治疗,建议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午休,适当地做体操,打太极拳,对保持体力,促进血压恢复也十分有好处。
注意合理饮食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改变饮食“口重”的习惯。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群中约有20%的人就是由于食盐过量而患有高血压,这部分人医学上称为盐敏感者。
药物治疗 对于那些一般预防措施无效者,就需要积极药物治疗了。当然服药也不是随便了事,必须遵照有关原则来进行。建议高血压病人平时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坚持服药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存在个体差异,需在服药过程中不断摸索,以求最小、最合适的剂量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由于降压药的品种较多,如选择不当容易发生副作用,建议患者还是在医院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比较安全。
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次/分-20次/分,收缩压增加 10mmHg-25mmHg。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自我管理 定期测量血压,1周-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加以调整,防止血压反跳。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mmHg-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人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不需要严格禁止性生活: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宜进行性生活①事后不要立即进行房事;②酒后应禁止性生活;③若有头晕、胸闷等不适应停止性生活,并及时就医。
按时就医 ①服完药;②血压升高或过低,血压波动大;③出现眼花,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肢体乏力等即到医院就医。如病情危重,求救120急救中心。
相关链接: 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运动的禁忌 ①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立即停止。
[ 本帖最后由 qianwr 于 2009-11-25 15:58 编辑 ]
|